【韓國】《1987:黎明到來的那一天》

1987:WHEN THE DAY COMES

九號球
Dec 29, 2017
來這些地方找我 👇

►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mletter_movie/
►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m.letter/

CJ E&M 公司選在「六月民主運動」30周年之際,將《1987:黎明到來的那一天》(下稱《1987》)搬上大銀幕。這也是CJ E&M 繼《華麗的假期》,事隔十年,再度推出以民主運動為題材的作品。本部作品集合了金倫奭、河正宇、柳海真、金泰梨、朴喜洵等強力卡司,演員名單中有數位曾經獲得青龍獎的得主,導演將其匯聚一堂,大大提升本片的期待度。

《1987》改編自韓國真人真事,以1987年1月所發生的「大學生朴鍾哲刑求致死案件」為核心,開展一連串政治效應。此事件正是韓國「六月民主運動」(6월 항쟁)的導火線。

劇情編排走虛實交錯的方式,電影開頭即說明部份人事物純屬虛構,但整體的架構貼近史實。與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相比,觀看《1987》時,需要擁有更多的歷史背景,才更能理解劇情的走向。因為在電影進行中備註了許多時間點與人物,在沒有任何相關知識下觀看,也許會產生時序錯亂以及情緒無法融入電影情節的狀況發生。

另外,結尾的部份,猜想導演應該是想要表達,在那個時代的人們,並不是所有人都義無反顧地投入抗爭,面對政府無情的鎮壓,學生站在抗爭與否的十字路口上心裡是非常徬徨的,但在同儕和社會氛圍的渲染下,心裡的不安與恐懼是可以被戰勝的。但筆者認為,結尾收得有些唐突跟刻意,不過瑕不掩瑜,這部作品仍然是值得進戲院觀看的。

1987年,韓國政治發展的轉捩點。

一月,漢城大學學生朴鍾哲(박종철)被警察逮捕後因不明原因死亡,警察表示死因為心臟休克。警方在記者會上是這樣告訴記者的:

「只是拍了一下桌子,啊,那孩子就死了。」

這樣的說法,媒體界一陣譁然,覺得過於荒唐,且事後更有法醫聲稱死者生前遭受了水刑拷問。面對意圖埋藏真相的警方以及政府高層,檢察官與媒體極力地挖掘,面臨層層的施壓,都要找出真相。終於在五月,天主教教會公開學生朴鍾哲是因警方以嚴刑審問下致死。

SBS在30周年所做的特別報導(採訪了朴鍾哲的父親)

學生運動和民衆抗議鬥爭因此事更加高漲,漢城各大學紛紛舉行遊行示威,訴求除了要求政府對學生朴鍾哲被刑求致死道歉外,還有強烈反對全斗煥的「四一三擱置修憲聲明」,人民不再忍受殘暴的獨裁統治,他們要的是民主化和政治改革。

六月,延世學生李韓烈(이한열)被鎮暴警察的催淚彈擊中昏迷,於一個月後死亡,此事件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全民憤怒引到最高點,上百萬人在漢城市廣場為李韓烈舉行葬禮,從而引爆全國性的六月抗爭,各地爆發大規模的遊行示威,百萬人走上街,被稱為六月抗爭的民主化浪潮。

李韓烈被鎮暴警察的催淚彈擊中

韓國學生和民衆的群情激憤,加上國際情勢的壓力下,誰都沒想到,這最終會逼使當權者向民意低頭,進而實現了民主轉型。六月民主運動,被視爲韓國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

朴鍾哲與李韓烈逝世時,年僅22歲、21歲,他們的犧牲,無疑是推動韓國民主政治史上相當重要的一環。

從電影裡可以觀察到幾個重要因素:

  • 學生

從爭取韓國民主化的抗爭到現今對於國家社會各種議題的參與,韓國學生在社會運動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
1980年的光州民主化運動、1987年的六月抗爭,學生扮演著發起者或是領導者的角色。2011年,韓美FTA無預警被執政黨以議會程序的方式強行通過,當天晚上馬上有大批民眾與學生聚集抗議。

  • 教會

1980年代初,教會已成為「反對政權的主要論壇」,教會和教堂為人權相關活動提供了公共空間,牧師們亦捲入了政治,成為反政府運動中一個重要部分。

韓國教會在光州運動中扮演救助的角色,光州基督教醫院、紅十字會醫院等教會醫院組織給予抗議受傷者最及時的醫療協助。六月民主運動期間,不少大學生因避開政府的捉拿,而躲在教堂暫避警察監察。教會在抗爭中,協助流離失所的人們,提供庇蔭。因此,教會在人們的心目中的地位愈發崇高,贏得越來越多人的信賴。

  • 國際影響

1987年6月,民主化抗爭達到最高峰,此時國際奧委會告知韓國政府,如果動亂繼續擴大無法收拾,將會取消韓國1988年奧運主辦權,而當時美國明確表示反對韓國當局採取軍事行動。國際奧委會的警告外加眾多因素,讓全斗煥不得不向人民做出回應。爲了不讓此事影響政權,他選擇順應民意,而造就了歷史性的轉折。

現今的韓國面臨南北關係的僵局,2018年的「平昌冬季奧運」亦成為一個重要的對北契機。目前韓國民間有部份的聲音,希望政府不要在平昌冬季奧運期間與美國聯合軍事演習。因為北韓認為韓美聯合軍演是美國對北韓的敵對政策,若文在寅政取消聯合軍演,可視為改善南北關係之意志的象徵,亦可增進互信以爭取談判空間。

  • 媒體第四權

從光洲事件到六月抗爭,媒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。當所有的一切真相都被當權者掩埋,媒體無法傳遞真相時,革命的速度一定會更加緩慢的,過程加倍艱辛。

對政府而言媒體具有一定影響力,故被稱獨立的第四權。正因為如此,媒體是政府極力想操控的一環。不管在哪個時代,政府與媒體間都充滿著矛盾。近年,2008至2017年,南韓政權在李明博、朴槿惠兩任總統主掌下,政治權力滲透媒體報導,媒體界聯合發起大規模的罷工行動欲終止政府的不當舉動,這次媒體要拯救的是他們自己。

相關情形可參考下面連結。

《1987》於12月27日在韓國首映,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所公布當日之電影票房資訊,當日觀影人數達331,983人,播映廳數共1,299廳,排行第二名。第一名是12月20日上映的《與神同行》,第三名是12月14日上映的《鐵雨》(尚未在台上映),第四名與第五名則是《大藝術家》與《奇蹟男孩》。

近年來,韓國電影界推出數部以民主運動為主題的作品,完整紀錄韓國1980年代的抗爭歷史,按改編時序排列:《正義辯護人》、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、《華麗的假期》、《1987》。前面幾部作品在韓國都創下漂亮的成績與高討論度,接下來《1987》是否可以再帶起一波熱烈討論,相當令人期待。

Fin.

記得追蹤 @imletter_movie 看更多影劇訊息 (◍•ᴗ•◍)ゝ

如果你/妳喜歡本篇 Medium 的內容,動動手指按5下旁邊的「拍手」👏

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支持我,歡迎按此訂閱我 ,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去寫作!

訂閱:https://liker.land/imletterw/civic

--

--

九號球
九號球

Written by 九號球

在影劇間尋找生活動力的不務正業法律系,不是在電影院就是在前往電影院的路上,經營FB與IG:「九號球工作室」,合作歡迎來信:imletter.w@gmail.com

No responses yet